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甲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水资源
D.宗教
【小题2】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8-22 07:47: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这五类是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五类(表)。
材料二 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
(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
类
档,其中特大城市有
个。
(2)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由于
。这种现象对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3)据图归纳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推测地价差异分别对低地价区和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入率=迁入人口数量/区域总人口数量)空间格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各省份的人口迁入主要表现为( )
A.中部省份迁入率高于西部省份
B.南方省份迁入率低于北方省份
C.发达省份迁入率高于落后省份
D.东北地区迁入率低于珠三角地区
【小题2】影响浙江人口迁入率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
B.旅游
C.资源
D.气候
同类题3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9~10题。
【小题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小题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阶段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同类题4
由婚姻而引起的人们居住地的变动称为婚姻迁移,是人口迁移中的重要方面。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婚迁距离在各个时期均存在较明显差异,表中显示()
A.平均婚迁距离平原地区均大于丘陵地区
B.平均婚迁距离低山地区均小于丘陵地区
C.各时期近距离婚迁比例平原地区均最大
D.近距离婚迁比例低山地区均小于丘陵地区
【小题2】2000年后,各区域的平均婚迁距离均比之前大,与其原因无关的是()
A.居民文化程度的提升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大
C.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
D.人口密度的不断提高
【小题3】1950年以来,推动农村居民婚姻迁移时空演变的主体动力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
B.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
C.传统婚姻观念的改变
D.居民社会地位的提高
同类题5
春节临近,对返乡者来说,又到了一年一度“一票难求”的时刻。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近年来选择“反向春运”者越来越多,所谓“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这种既省钱又尽孝的“反向团圆”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成为不少在城市打拼的“80后”“90后”陪伴父母过年的“妙招”。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春运期间人口流动量大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社会文化因素
②经济因素
③交通运输
④国家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有关“反向春运”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
B.不利于交通资源优化配置
C.缓解东部地区城市空城化
D.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