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赵汗青到同学家去玩,回来对母亲说:“同学的令尊很客气,请我们到酒店去吃饭,摆了满满一桌子菜,我们吃得很开心。”
B.王伟打算和同学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他给同学发短信:“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
C.刘晓要到公交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开具了一封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刘晓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请予接洽为荷。
D.小张在操场上丢了一件上衣,他在寻物启事上写道:“本人不慎在操场上丢失了一件蓝色的耐克上衣,哪位捡到,赶快交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3-25 11:01: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进行了一项家教调查,讨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的问题,结果为46﹪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了其他,仅有13﹪的人表示是父亲。
材料二: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家教中存在不少问题,尤以父教缺失为最。其原因大致有几种: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观念形成的问题;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上述材料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不超过120字。
同类题2
那人一看是守渡船的,且看到了翠翠,就笑了。“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
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一下翠翠当时“抿起嘴唇笑”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材料,概括两则新闻报道的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材料一3月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也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通过的首部慈善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依法治善,将让公益更加有公信力。对于大众而言,慈善法的意义远远不止规范慈善机构这么简单。依法治理慈善机构,可以增强慈善机构本身的公益性,避免慈善机构 不规范运行带来社会信任的损害。当“大慈善”的行为得到了规范之后,慈善机构的聚 合效应将会更加明显,捐赠的群体和受助的群体将会稳步扩大。
(摘自2016年3月20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6日举行全体会议,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作为中国第一部慈善法,该法将于2016年9月1日起实行,开启 中国依法治“善”时代。
依据该法,慈善组织可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在慈善组织的行为准则和内部治理方面慈善组织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 计核算,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等。
(摘自2016年3月16日中国新闻网)
同类题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
②因此,我们惯见熟闻,习而相忘,没有把它当作中国文评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提示出来。
③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
④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也恰恰符合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流行的意见:
⑤这个意见在中国古代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板。
A.③④①⑤②
B.①③②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①③④⑤②
同类题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段时间,大学“撕名牌”——校名简称之争,因几起案例连续涌入舆情管道:那边厢四川“川医”的争论还没
,这边厢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又掀起“南大”简称之争。对此,《光明网》评论道:“它纯属虚荣心作祟;高校若想通过简称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属于
。”
②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尘埃落定本末倒置旷日持久大相径庭
B.烟消云散细枝末节经年累月南辕北辙
C.尘埃落定细枝末节旷日持久南辕北辙
D.烟消云散本末倒置经年累月大相径庭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