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下图示意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
(1)描述甲区域最具代表性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2)乙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成为高缺粮地区。从耕地角度分析该转变的原因。
(3)丙地区是我国优质大米主产地之一。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丙地盛产优质大米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8-29 05:46: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耕地多
B.高速铁路的建设
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小题2】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铁路运输
C.生产水平
D.市场需求
同类题2
下图是“云南省元阳县麻栗寨河沿岸水稻梯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 )
A.地形
B.热量
C.土壤
D.种子
【小题2】下列有关该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市场规模的影响大
B.机械化水平较低
C.种植技术水平较低
D.属于现代混合农业
【小题3】该农业生产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B.荒漠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水土流失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同类题4
读圣卢西亚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圣卢西亚公路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A.河流与城市
B.政策与地形
C.地形与城市
D.气候与地形
【小题2】圣卢西亚农业以香蕉种植业为主,还有椰子、可可、香料等。影响圣卢西亚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劳动力
D.政策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A.该岛屿附近有寒流经过
B.岛屿东部地区降水量多于西部地区
C.首都卡斯特里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
D.吉米山的形成主要是外力侵蚀的作用
同类题5
如图示意美国棉花产区分布变化,图中甲代表该国西部和西南部的新棉区,乙代表中南部和东南部的老棉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美国棉花产区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从沿海湿润气候区向内陆干旱区扩展
B.从密西西比河东部向密西西比河西部扩展
C.老棉区面积缩小,新棉区面积扩大
D.从密西西比河附近向东西两侧扩散
【小题2】相对于老棉区,新棉区的突出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光照充足、降水稀少
B.地广人稀、热量不足
C.热量充足、水源短缺
D.市场广阔、土地贫瘠
【小题3】甲区域沿海夏季多雾,其原因是
A.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B.沿岸有暖流经过,使大量水汽蒸发成雾
C.沿岸有寒流经过,水汽凝结成雾
D.人口和城市众多,雾岛效应显著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