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光明中学学生刘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牵线下,为独居老人赵大爷服务。下面是他们初次见面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空缺部分。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刘新:①
赵大爷:哦,是光明中学的。那进来吧。
刘新:②
赵大爷:今年82啦。身体不太好,腿脚不方便,自己做饭有点吃力。
…… 
赵大爷:人老了,没用了,尽给别人添麻烦。唉!
刘新: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04-27 09:0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
(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意思是“他侍奉皇帝、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信条,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这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为人处世的原则,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为人处世原则的领悟。(不少于200字)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舞台上,演员们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 叙述着村寨近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外出打工的尔呷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回到了家乡,(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演员通过舞蹈塑造出了一个个饱 满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 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 ,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 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沧海桑田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活灵活现
B.前所未有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活灵活现
C.沧海桑田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栩栩如生
D.前所未有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栩栩如生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 ”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B.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C.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D.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与尔呷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
B.与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的阿嫫,一起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C.与阿嫫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D.与守护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