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山东半岛城市空间引力与高速公路密度增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空间引力增幅与高速公路密度增幅呈正相关
B.城市空间引力增幅与高速公路密度增幅呈负相关
C.城市规模越大,高速公路密度增幅越大
D.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城市间的空间引力均增强
【小题2】下列有关图示高速公路对区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强大的时效优势,缩短了城市间的时间距离
B.高速公路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同,限制了小城市发展
C.高速公路的密度决定了城市的发展规模
D.高速公路的密度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区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2 04:18: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山东省西南部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明清时期,济宁工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地方物产丰富
B.水陆交通便捷
C.地形平坦开阔
D.地处三省交界处
【小题2】济宁成为京杭运河最北端港口的原因是( )
①济宁以北地区海洋运输发达 ②济宁以北地区京杭运河淤塞
③济宁以南地区内河航运发达 ④济宁以南地区铁路运输落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3】由图可知,现阶段济宁比枣庄( )
A.城市等级高
B.服务范围小
C.城市人口少
D.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 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
(1)简述图中180日年积雪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评价甲平原北部种植小麦的气候条件。
(3)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3
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于2017年5月2日正式贯通。大桥总长55公里,其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长达22.9公里的桥梁、逾20万平方米的东、西人工岛构成。如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港珠澳大桥中部修建海底隧道的主要目的是( )
A.缩短线路长度并减小工程量
B.降低其建设难度和成本
C.减小对航道通行能力的影响
D.便于游客欣赏海底风光
【小题2】港珠澳大桥建成带来的影响是( )
A.促进港澳旅游业的发展
B.加强海水对珠江口海岸的侵蚀
C.缓解珠海交通运输压力
D.加快珠三角劳动力向香港流动
同类题4
1964年日本东京与大阪间新干线的开通,开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先河,目前欧洲和东亚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两大集中区。2003年中国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的开通,标志着中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中国高速铁路在短时期内完成日本50多年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东亚高速铁路网络的空间布局具有3种抽象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高速铁路集中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
B.地形
C.矿产资源
D.科技
【小题2】日本、台湾等地高速铁路布局采用廊道型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地形影响,城市群多呈条带状分布
B.受矿产分布影响,铁路多沿山脉延伸
C.受地势起伏较大影响,铁路多呈“之”字形延伸
D.廊道型有利于各区域的紧密联系
【小题3】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速度远超日本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技术先进
C.政府推进
D.国土面积辽阔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