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行为中,可能加剧城市交通问题的是
①大型娱乐场所分散布局;②交通点设置在市中心
③各行业统一上下班时间;④劳动密集型企业尽可能接近住宅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9-06 09:01: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1950~2000年,图中反映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
(3)合理的城市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但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激增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同类题2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自然地表不断被道路、高楼建筑等人工地表所替代。下图示意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的空间变化是( )
A.东西方向延伸
B.保持原有格局不变
C.略有缩小且北移
D.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趋势越加明显
【小题2】推测不透水地面增幅最小的应该是( )
A.核心功能区
B.功能扩展区
C.城市发展新区
D.住宅区
【小题3】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大昼夜温差
B.城市水域面积增加
C.城市功能区北扩
D.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同类题3
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B.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D.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小题2】P到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同类题4
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还在不断加速。数据显示,在195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仅为30%,2014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达54%,预计到2050年将增长到66%。图5反映了1990年、2014年和2050年全球六大洲生活在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90年至2014年,世界各地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际环境的稳定
B.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C.社会福利的完善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小题2】有关六大洲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城市化速度快,并伴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出现
B.北美洲是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原因是人口总数最少的地区
C.非洲城市化水平低的原因是那里气候干旱、地形崎岖。
D.拉丁美洲地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同类题5
杭州古苑公园曾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2016年7月已改造成为杭州首个“海绵公园”。下图为古苑海绵公园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多雨季节,池塘能够( )
A.减少蒸发量
B.加快水汽输送
C.增加地表径流
D.增加下渗量
【小题2】海绵公园对周边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
①调节局部气候
②减轻区域内涝
③涵养水源
④处理生活污水
⑤提供工业用水
⑥美化环境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