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弟弟很顽皮,喜欢到处乱跑,妈妈怕他摔倒,满屋追,边追边喊道:“你咋像只大马猴似的!”
B.手术室里,医生正忙着抢敦一名重症病人,他朝一旁的女护士喊道:“快,麻烦你把止血钳递给我!”
C.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丽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险,朝不虑夕,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好!(某校给教委的报告)
D.主持人上展台致词:“先生们,女士们,阳春三月,繁花似锦,我们有幸相聚在这‘奔向未来’车展盛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6-28 09:46: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积”之为弊
杨于泽
如今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时兴的就是让问题堆积下去,堆积成“大事”,便集中力量大张旗鼓办之。比如集中拆除城市违章建筑、集中销毁假冒伪劣、集中“打拐”、集中侦破大案要案,这些无不贯穿着“集中”的思想。
问题开始时当然是不大的,故而是不被重视的。待到问题积累成堆,小事变大,就像寿星头上那团赘肉,一旦过于沉重,有关部门就着急起来,必欲除之而后快。除掉后,便又心不在焉,岂知赘肉可能重新生长。如此反复,形成对一刀割除的路径依赖”单身汉是喜欢积累问题的,未洗的衣袜塞满墙角席底。孤家寡人一个,既没有父母约束,也没有妻儿监督,不必对任何人负责,我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这是一种拖延战术,借此逃避每天的责任,图个清闲自在。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就来一次“大扫除”,这个周期,可能长达一个月甚至更长。
有些职能部门跟单身汉半斤八两,民众想解决问题,就得等待问题堆积如山,就得等待时机成熟。我们这里有些人,今天的事最好拖到明天。平时做事的,无人喝彩,甚至出了麻烦;平时不做事的,“集中”精力忙“大事”,领导重视,场面壮观。平时做事的可能被淘汰出局了,平时不做事的锦绣前程指日可待。
这样地积累问题。不是亟须祛除的积弊吗?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小题1)试分析文中“路径依赖”的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积’之为弊”产生的原因有哪些?(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在说理方法上颇具特色,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知何时,惊人的景象和声响已出现在眼前耳畔。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副巨大的银帘(奔涌/奔腾)而下,气势之磅礴,恰似长江黄河倒挂。但是,猛地一下,______,轰然振耳,溅水成雾。它怒吼一声,更加狂暴地冲将下来,没想到半道上又撞到了第二道石嶂。它再也压抑不住,狂呼乱跳一阵,拼将老命再度冲下,这时它已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亡命徒的队伍,决意要与山崖作一次最后的冲杀。它挟带雷霆窜下去了,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峡谷,(究竟/到底)冲杀得如何,看不见了。它的最后归宿如何,无人知晓,但它绝对不会(消亡/消逝),因为我们已经看到,___________,它都没有吐出一声呜咽,只有怒吼,只有咆哮。
【小题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耳畔 礴(páng) 轰然振耳B.石嶂 雷(tǐng) 狂呼乱跳
C.一副 呜(yàn)  浩浩荡荡D.决意 带(xié) 深不可测
【小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奔涌  到底  消逝B.奔腾  到底  消亡
C.奔腾  究竟  消逝D.奔涌  究竟  消亡
【小题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    哪怕它接二连三地被阻遏、被撞击
B.半山的巨岩撞到了它    哪怕它接二连三地被阻遏、被撞击
C.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    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
D.半山的巨岩撞到了它    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