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M、P、Q三处有高级住宅区的为
。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
。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9-06 09:45: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0~2010年人口和土地利用统计图。
材料二 该大城市示意图。
(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化的表现有
、
、
。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主要动力是
。
(2)从城市功能区看,A处最有可能形成
区。
(3)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准备建设一个卫星城,图中①②③三处最合适的位置是
。近年来,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能给当地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
等。
(4)简要评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_________等。
同类题2
根据图中某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以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______状,街区沿________伸展,这是因为当时该地的运输方式以________为主。
(2)目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________状,与1949年以前相比,主要的变化有
。
(3)该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等房价线图”,据此回答下题。
对图中M、N、P、Q四处房价及原因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M处房价偏高,环境优美
B.N处房价偏低,距市中心远
C.P处房价高,靠近河流
D.Q处房价低,靠近铁路
同类题4
某大数据平台对2018年上半年城市人流量进行了统计,右下图为“根据其数据对某特大城市甲、乙两功能区之间工作日6时至22时人流量状况绘制的统计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人流量的时间变化,推测甲、乙功能区分别是
A.行政区、商业区
B.商业区、住宅区
C.旅游区、商业区
D.工业区、住宅区
【小题2】缓解甲、乙两功能区之间交通拥堵的合理措施是
①修建地铁
②增加道路绿化
③修建快速路
④加大道路密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同类题5
一般城市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工业用地
D.交通用地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中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城市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环境条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