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地I阶段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C.该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小题2】影响该地Ⅲ阶段到Ⅳ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1-18 04:20: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某市市中心和郊外平原降水、径流、蒸发量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小题2】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降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同类题2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减少
A.下渗
B.蒸发
C.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
【小题2】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
A.补充地下水
B.防治水污染
C.缩短径流汇集时间
D.解决城市内涝
同类题3
近年来,大城市城区交通拥堵日趋严重。读我国直辖市“机动车辆数和主城区道路里程”表,据表推测,堵车最严重的城市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
同类题4
城市化率反映城市化水平。下图为1992~2010年北京市城市化率及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1992~2010年,北京
A.城市化率波动上升
B.城市化速度持续加快
C.城市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D.城市化水平较高
【小题2】北京地下水埋藏深度与城市化水平具有关联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湿地面积的缩小导致地下水埋藏深度变浅
B.城市绿地面积扩大导致地下水埋藏深度加深
C.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使得地下水埋藏深度变浅
D.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埋藏深度加深
同类题5
结合珠三角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与其无关的优势条件是( )。
A.区位优势
B.政策优势
C.矿产资源优势
D.侨乡优势
【小题2】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关系是
A.无关系,相互独立
B.互促进、相适应
C.工业化决定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D.三者之间关系是相互排斥
【小题3】有关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规模合理
B.城市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C.城市功能齐全,结构合理
D.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规模不合理,缺少分工合作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