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形成城市带
【小题2】从190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   )
A.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C.为了缓解中心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D.接近消费市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12 12:4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每到夏季遇上暴雨,我国许多城市便出现“城市看海”现象,本应承担排水重任的下水道,却出现积水回流,从管道口喷涌而出。2015年有154个城市因暴雨洪水发生内涝受淹,直接经济损失达81亿元人民币。

下图是不同性质的地面对降雨的影响效果。


材料二: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大力推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镇江、嘉兴、厦门、济南、武汉、南宁、重庆等16个城市入选2015年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下图是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和释放示意图。


海绵城市以低影响开发为指导思想,通过改造,发挥城市“灰色”排水管网等设施的功能,同时结合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的道路广场、原有河湖、湿地、草坪、沟渠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解决城市内涝及蓄水等问题。

(1)海绵城市需要大力建设、保护城市的“海绵体”,例举城市“海绵体”具体包括哪些事物。
(2)简要归纳我国积极申请海绵城市试点的城市,其地域分布有何特点?并分析这些城市申请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自然原因。
(3)结合水循环的知识,比较分析普通城市与海绵城市,为何在遇到暴雨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4)海绵城市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还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