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为人类能源消耗统计表,阅读后请按要求答题。
时间
名称
1850年
1900年
1950年
2000年
2050年
木材
75%
30 %
10 %
7 %
5 %
煤炭
25%
60 %
45 %
20 %
10 %
油
0
10 %
35 %
40 %
20 %
天然气
0
0
10 %
15 %
30 %
核能
0
0
0
10 %
20 %
太阳能
0
0
0
8
15 %
(1)请概括出人类能源消耗比例的变化趋势。
(2)请总结这一变化趋势说明什么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07-20 10:13: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说中国的江河是一个坐标系,长江是横坐标,京杭大运河则是最重要的纵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榜前十名,沿长江沿运河城市占据八席;“一带一路”建设、京津翼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因运河而连为一体。_______________。
①运河舳舻千里,历经了亚热带与温带的寒暑干湿
②长江与运河,勾勒出中国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
③长江滚滚波涛,穿越了三级阶梯的高低落差
④一横一纵,跨越了千万个城镇,交织着16个省市、大半个中国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③不少于200字。
同类题3
下面是一幅以“乡愁”为主题的漫画,请结合漫画的具体内容,写几句话抒发思乡之情。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同类题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很明显,背景对于诗歌意义的阐释是必要的,尤其是精细而准确的背景,它不像那种大而无当的笼统介绍,说些无比正确而毫无意义的废话, , ; , , 。 ,可是我们还得想一想,“背景”真是一把万能钥匙,确实能打开“意义”的大门吗?
①为搜寻目标提供了依据
②文学批评家们振振有词:搞清楚了背景就掌握了理解意义的钥匙
③倒像是用细线五彩勾勒了一幅工笔人物
④倒像是精确画出了位置的大比例地图
⑤为查找失踪者提供了线索
⑥也不像含含混混的泛泛交代,只把对象画了个朦胧含蓄的大概轮廓
A.③⑤⑥④①②
B.④⑤⑥③①②
C.④①⑥③⑤②
D.③①⑥④⑤②
同类题5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不超过30字)(3分)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他们都能
。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图文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