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地区人口构成图,此图说明(  )
A.城市化程度很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有10%的人住在郊外D.人口密度较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02 11:1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市地形、水系示意图    两轴-两带-多中心模式图     
材料:北京日前公布了由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进行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该研究提出,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形成城市空间新格局。“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的精髓;“东部发展带”是未来城市产业与人口布局扩展的主要地带;“西部生态带”则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适度发展地带。“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并在区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几个适合50万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多的压力。
(1)根据下表中的多年平均北京气温、降水资料,描述北京的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征。

(2)水资源短缺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建设节水型城市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其主要途径有________(选择填空)。
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②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③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  ④适度提高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结合左图提供的信息,试分析将西部定为北京生态环境带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4)据图说明东部发展带未来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并分析发展这些产业的有利条件。
   
   
  
(5)预计到2008年,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550万。简述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并根据所给材料归纳说明缓解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导致4 000人死亡。近年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质量大为提高,雾日已不多见。
材料二:在一些西方大城市里,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城市每天有几百万人次做“钟摆式”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
【小题1】在英国各城市中,伦敦“雾都”形成的关键原因是(  )
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B.地形闭塞,不利于气流扩散
C.工矿企业和家庭炉灶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
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小题2】我国某市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近年该市也多次发生酸雾事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该市准备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停并转
B.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消除废气中的SO2
C.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办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O2
D.缩小工厂生产规模,控制废气排放量
【小题3】伦敦老城人口白天和夜间的变化,反映了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是(  )
A.分散城市职能
B.郊区城市化
C.通过政府职能控制城市人口
D.进行合理规划,市区为第二、三产业区,郊区为居民居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