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区位因素为
A.地形和土壤
B.水源和土壤
C.水源和气候
D.地形和气候
【小题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A.农业技术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改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11 03:0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
(2)图中M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为什么?
(3)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种类差异很大,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
(5)简述甲基地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6)甲、乙两大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商品粮基地,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同类题2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梁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地貌受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岩性、水文等影响,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地貌景观。境内地势高出临县,山区海拔500-1221米。东山和西山因山顶出露的嘉陵江组灰岩被水溶蚀成为狭长的槽谷。中山顶部未出露嘉陵江灰岩,无溶蚀现象。在“三山”之间分布着起伏不平的丘陵,东南和东北为深丘,中部和西北部为浅丘。在县境中部。东、西两山之间,有一块由古代湖泊沉积而成的平坝,渝东第一大坝,即梁平坝子。
材料二:油桐是中国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喜光、喜温暖、忌严寒。适生于缓坡及向阳谷地,盆地及河床两岸台地。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性至微酸性沙质壤土最适油桐生长。桐油是重要的工业用油。梁平区高度重视油桐产业的发展,大力借助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契机,推进油桐产生发展。
(1)分别简述粱平“山岭—槽谷—坝子”的成因。
(2)试从生长角度,分析梁平区种植油桐的有利条件。
(3)阐述当地从发展油桐产业中获得的效益。
同类题3
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东北松嫩平原相比,图示地区①~⑤五大商品粮基地的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耕地广阔
B.水源充足
C.热量充足
D.市场广阔
【小题2】图中a~e五大钢铁工业基地中,区位特点不同于其他且布局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a-市场指向
B.b-原料指向
C.c-燃料指向
D.d-技术指向
同类题4
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该地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小题2】影响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生产机械化水平
C.劳动力
D.科技水平
同类题5
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都来自这里。下图为“河西走廊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河西走廊更为突出的玉米制种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气候干燥
C.夏季冰川融水量大
D.病虫害少
【小题2】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有专家提出将河西走廊打造成世界级育种基地,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水源
B.土地
C.劳动力
D.交通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