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情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学校为在校学生开具的介绍信写道:兹介绍我校李明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B.父亲季尧是著名学者,儿子季舜也新晋教授,朋友为表祝贺,送上一幅字,写道:季氏伯仲,一门双杰!
C.某商店门口广告牌上写道:凡在本店购物满三百元者,本店惠赠一份精美礼品。
D.一则寻物启事的末尾写道:如有拾到者请务必早日归还,联系电话:199×××。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1-18 09:28: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
最恰当
的一组是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①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②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
③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
④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⑤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A.①③④⑤②
B.⑤②④③①
C.①③②④⑤
D.⑤②①④③
同类题2
使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组是
我爬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便看见一片竹楼,
,原来已经到了翠竹岩苗寨了。
A.亮着灯火的楼上,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编着竹笠
B.楼上亮着灯火,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编着竹笠
C.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亮着灯火的楼上编着竹笠
D.楼上亮着灯火,编着竹笠的苗家姑娘三五成群
同类题3
学校“文学天籁”论坛向大家征集话题“我最喜欢的课文”。请你仿照示例,使用“初读……再读……多次阅读”的格式,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上几句感言。
要求:中肯恰当,75字以内。(5分)
示例:初读《范进中举》,让人忍俊不禁;再读,既为范进喜也为范进悲,喜他终于中举,悲他为了地位发疯;多次阅读,发现范进其实就是醉心于科举的封建文人的一个缩影。
同类题4
下面句子中不产生歧义的一句是:( )(3分)
(提示:歧义语,是指同一语言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理解,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有两种理解:A.“猎人的狗被咬死了”;B.“猎人被狗咬死了”)
A. 2加4乘6等于多少?
B. 丁老师正在照相。
A.冯先生到门诊看病去了。
B.张云和赵虎在商场买东西。
同类题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地坛是明清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所在,
。
,
,
。
。
。她不张扬有过的繁华,任凭人们从记忆中洗去那些于今看来似乎多余的影像。
①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热闹场景而今烟消云散
②以致荒芜冷落如同野地,忍受着被人遗忘后的孤独和寂寥
③过去每年的夏至便是她的沸腾之期
④曾经的圣地却成了“一座废弃的古园”
⑤她以静物的身份聆听了死神的宣示,又以思想者的姿态涅槃
⑥或许可以说,地坛也经历了一番生死的轮回,而且最终大彻大悟
A.③①④②⑥⑤
B.③①⑤⑥②④
C.⑤①③②④⑥
D.⑥③①④②⑤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