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四句话,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某校校庆前夕,一位校友给联络办老师发了这样一条短信:“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莅临母校参加庆典,深表歉意。”
B.寻物启事: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遗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到的人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C.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今日,恰逢俞老八十寿辰,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来到老师寒舍为他祝寿。
D.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此沉痛哀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2-23 11:35: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表达和伸张的“时代注脚”。

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_________,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阶段”特征。飞机航班延误,冲上跑道拦飞机;发生医患纠纷,把棺材花圈抬到医院;网上讨论辩论,动辄粗口相向,乃至暴力威胁……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_________;( )。反之,把“权利”当作_________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_________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突破边界,整不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一个成熟的社会,有许多不言自明的遵循:比如在高速公路开车,尽管车是自己的,但是不能超速行驶。常识的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任何个人行使权利,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破坏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伤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既要“权利意识”,也要“法治观念”,二者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才能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B.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C.任何个人行使权利,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坏社会的公共利益。
D.任何个人行使权利,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
B.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才能顺理成章实现权利。
C.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实现权利才能顺理成章。
D.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才能顺理成章使得权利实现。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鱼龙混杂   水到渠成   随心所欲   气势汹汹
B.泥沙俱下   迎刃而解   随心所欲   理直气壮
C.鱼龙混杂   迎刃而解   为所欲为   气势汹汹
D.泥沙俱下   水到渠成   为所欲为   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