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某地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垛状高田称为垛田(如下图)。垛田四周环水,形同千万个水上小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垛田非常适宜蔬菜生长,其优势有( )
①土质肥沃 ②地形平坦 ③灌溉便利 ④降水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小题2】与垛田农业的作用最不相关的是( )
A.有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B.有利于防御洪涝灾害
C.有利于发展观光农业
D.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6 06:02: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小题2】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小题3】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洱海是由于青海湖(咸水)萎缩分离出来的子湖,通过地下水与青海湖连通,洱海现在变成了淡水湖。青海湟鱼鲜嫩味美,是青海湖特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青海湟鱼需求量逐年增大。但受地理环境影响,生长缓慢。下面甲图为青海湖水系及周边地形示意图,乙图为青海湖部分自然要素统计图。
(1)分析洱海湖水为淡水湖的原因。
(2)请分析青海湟鱼生长缓慢的原因。
(3)青海湟鱼的需求量上升,对当地会带来什么影响?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驯鹿是珍稀动物,适宜在寒冷的地带生活,喜食苔藓,善于在深山密林及沼泽或深雪中行走。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大迁移。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越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边走边吃,日夜兼程。俄罗斯野生驯鹿有98万头,半家养驯鹿有223万只,每年利用约15~20%,主要用于交通工具和各种产品的加工。在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地区,鄂温克族主要以家庭驯养为主。驯鹿作为交通工具被称作“森林之舟”。
(1)简要说明驯鹿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简析驯鹿每年春季向北迁徙的原因。
(3)与中国鄂温克族以家庭驯养相比,说明俄罗斯选择半家养驯鹿的优势及意义。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铃薯性喜冷凉,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块茎生长的逆温是16℃—18℃,当气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地下块茎部分需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
材料二 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下图)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0 2009年,该地马铃薯以产量高、质量优、口感好、品质佳的优势荣获“中国马铃薯之都”的称号。
(1)乌兰察布南部的黄土丘陵地区是马铃薯的集中优势产区。试从自然因素方面简述其有利区位条件。
(2)阴山山脉(海拔在1500 - 2100米之间)横亘乌兰察布中部。指出该山脉南北两侧降水的主要差异并分析产生的自然原因。
(3)乌兰察布北部地区,因独特的自然条件,河流具有“河不成系、水不没膝”的特点。试解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5
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小麦麦苗的旺长往往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为控制麦苗旺长,华北农民经常全家出动到麦田中“踩麦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农民“踩麦苗”发生季节()
A.山东地下水位最低
B.北京农民正闲
C.台风开始登陆厦门
D.香山红叶正当时
【小题2】属于小麦旺长期该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是()
A.土壤有机质丰富,墒情差
B.气温回升,蒸发强烈
C.小麦旺长期,降水充沛
D.阴雨多,光照不足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