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口流域位于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西水林区,流域内海拔为2400-4000m,垂直差异明显。该流域年平均气温为5.4°C,年平均降水量为,300-500mm,年平均蒸发量约为1488mm,林地土壤年蒸发量占其降水童的54.16%,而草地占98.02%。土壤蒸发深受当地气候条件(气温、降水、风等)、土壤状况(孔隙度、土壤热量、土壤含水量等)的影响。下图为大野口流城海拔2700m处林地和草地土壤蒸发量(2004-2006年平均值)的季节变化图。
海水稻俗称耐盐碱水稻。我国海水稻研究团队通过淡水稀释灌溉、耐盐碱性品种改良等途径,不断提高海水稻亩产量。
材料一:下图为祁连山区域示意图,地处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材料二: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山间有很多水草丰美的宽谷盆地,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材料三:下图为祁连山河流水系图。
材料四: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完全脱水干燥。
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主要生长在沿海受海水短期浸泡的盐碱地中,采用半海水(一半淡水、一半海水)浇灌。2018年,受阿联酋迪拜的委托,中国青岛海水和研发团队在迪拜热带沙漠试验海水稻种植取得成功,并将大规模推广。这将为沙漠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再添“中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