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段新闻材料,概括主要内容。(45字以内)
央视近日发布的消费投诉榜显示,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投诉高居榜首。投诉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与描述不符、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买到假货后商家消失、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等方面。
由于不是直接选购商品,消费者网购来的商品颜色、质地、档次等往往出现偏差,其原因则主要是网络商家不讲信誉。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要取证和找到事主很难,购物者往往吃哑巴亏。
鉴于此,亟须对网络经营加以规范。网络商家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不能因一时生意火爆而急功近利,使网购变成“罔购”。提供网购平台的网络营运方要完善程序设置,对欺骗性贩卖商品者形成制约机制。公共管理者则要尽快在法规层面完善网购的管理规则,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网购中出现的不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消费者也要提高对网购“猫腻”的识别能力和警觉性,加强自我保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02-07 09:46: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材料概括分析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1) 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
(2)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