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山东省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分类图”(城市化与工业化偏差值=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山东省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偏差度大体呈东高西低、阶梯状分布
B.西部工业化进程普遍滞后于城市化进程
C.济南和青岛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较为协调
D.菏泽、聊城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小题2】为了缩小山东省东西部城市化不平衡的局面,应该
A.因地制宜发展东西部城市,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
B.降低东部工业化速度、提升工业化质量
C.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和服务业
D.减少省内东西部之间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07 12:07: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可用一个倒“U”型曲线来表示其速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处于N附近
B.目前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城市化速度处于P附近
C.M、N时段城市化速度及其原因完全相同
D.M→P时段,城市环境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小题2】城市化速度可用图中的P点表示,则该国
A.一定存在人口向乡村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
B.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由大到小一定是三,二、一
C.一定处于城市人口比重迅速提高的时期
D.城市一定存在严重的就业紧张、住房困难等问题
同类题2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阶段②→⑤反映的现象是(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化加速发展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加大
【小题2】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B.地表水下渗增多
C.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同类题3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图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该图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降水量增多
B.气温年较差变大
C.PM2.5下降
D.湖泊水质变差
【小题2】下列措施中,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养殖业
C.以“农家乐”为平台,适度发展旅游业
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同类题4
下列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城市化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B.城市化只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城市化必然导致“热岛效应”
D.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同类题5
通常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小题2】目前广东、江苏、山东等省提出从“速度东部”向“效益东部”转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效益东部”应加强的措施是
①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② 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 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④ 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