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读图写出Ⅲ地区土地退化的原因。(2分)
(2)分析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并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3)结合该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简述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向。(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09:47: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是利用光在森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的。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雨林生态农业主要充分利用了( )
A.光照资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生物资源
【小题2】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同类题2
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有关部门的勘探,在该地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②
(1)该乡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请推断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将如何变化,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
(3)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坑口电站建在①②哪处,请说明理由
同类题3
读200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比较表,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表中四国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斯里兰卡
D.印度尼西亚
【小题2】印度茶园面积小于中国,但茶叶产量却大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采茶期长
B.机械化程度高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小题3】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将茶叶和茶文化由中国带到欧洲,这一现象属于文化传播中的
A.刺激扩散
B.等级扩散
C.传染扩散
D.迁移扩散
同类题4
下图是世界两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乙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优势区位因素是
A.土壤、水源
B.光照、河流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小题2】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雨水补给为主
B.甲地河流含沙量大
C.乙地河流有结冰期
D.水位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同类题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竹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的个性,地下茎系统发达,生长迅速,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下图是我国海南岛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毛竹加工是当地的重要产业。图中针叶林和毛竹为原生植被,毛竹和茶叶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基本相同,当地居民在毛竹和茶园之间开挖了较深的壕沟。
(1)推测适合毛竹生长需要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
(2)简述该地区发展毛竹加工业的区位优势。
(3)利用当地资源,说明这里还可以发展的工业部门。
(4)该地准备建设石油加工厂,小明提出了质疑,请为小明提供依据。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