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小王去市场体验生活,他到市场后问摊主:“大叔,买一千克黄瓜要多少人民币?”
B.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C.好友给张老师送来自己的字画,张老师说:“恭敬不如从命,你的墨宝我收下了。”
D.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3-31 02:02: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0分)
“慎独”一语,较早见于《大学》和《中庸》。《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古人是注重内在的善与外在善的统一的,有发自内心的诚实,不自欺,才会有“慎独”的。
《中庸》论修养,也强调在“慎独”上下工夫。它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曾国藩教子,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而这四条中,“慎独”被他视为做人的根本。
1939年,刘少奇同志在延安所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里,把“慎独”视为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时至今日,“慎独”依然有着它的价值和意义。
(1)“慎独”是一种修养,根据第二段文字,对这种修养作出解释,并举一个践行“慎独”的例子。
(2)结合曾国藩教子、刘少奇教育共产党员两个事例,谈谈“慎独”的现实意义。
同类题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荀子的文章有絮叨之嫌,恐谈不上精练。好在他是饱学之士,每论一个題目
,
,
,
,
,
。
①他的一串一串没完没了的比喻就是这样出来的
②真正是浮想联翩
③往往忘记了他为某个观点本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意思已用了太多的比喻了
④这是一个用种特别突出的优点来掩盖缺点的最好例子
⑤连类而及的联想就特别多
⑥我们惊异于他美妙贴切的比喻的同时
A.②①⑤⑥③④
B.②⑤①④⑥③
C.⑤②①⑥③④
D.⑤⑥③④①②
同类题3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在历代文人笔下曾被反复歌咏,下列诗句内容与节日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B.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中秋节
C.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节
D.空惆怅,谁复吊沅湘——端午节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然后回答问题。(5分)
由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4日宣布,已有40位亿万富翁或者家庭承诺,将把自己的过半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
40位亿万富翁主要为白手起家的大亨。除了盖茨夫妇及巴菲特外,还包括微软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利森、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华裔生物制药大亨陈颂雄夫妇、《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等。此外,洛克菲勒家族族长戴维洛克菲勒、希尔顿家族的巴伦希尔顿等大家族继承人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创始人特德特纳也出现在名单之列。
(1)请为本段文字拟一个标题。(2分)
(2)针对此事,请简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3分)
同类题5
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1)从逻辑学来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全同关系;②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④矛盾关系;⑤反对关系。
根据下列关系要求填出对应的项。(4分)
全同关系:朱自清——( )
交叉关系:青 年——( )
(2)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请根据下面这个“三段论”所给出的大前提和结论,补出一个小前提。(2分)
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