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雾是自然,霾是人工。大雾天气使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才有“能见度不超过十米”“空气刺鼻”的现象出现。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还不知道韩国歌手“鸟叔”的《江南Style》,那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你们村里至今没通网络,第二种则是你是从古代穿越来的。
D.当被问及《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关注度的问题时,中国当代知名作家查建英一语中的地回答“很闹的外表,形式里边是触及灵魂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2-14 11:16: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备受市民关注的南昌快速公交专用道已全面竣工。车道为“一纵一横”:“一纵”贯穿阳明路、八一大道、井冈山大道;“一横”途经洪城路、解放西路。
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现在的许多文章,无论繁简,要是按“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C.我想,是这种对坏人的描述,让我们从小就爱憎分明了吗,显然没有。在现实中我并没感到人们有这种情感,只是看到人们对弱者的凶残和对强者的奴颜。
D.根据财政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直接由行政费支付的会议经费达十亿多元,(有关方面认为实际耗资远大于此)且有与日俱增之势。
同类题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介绍了该厂在困境中如何瞄准国内、外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旧的经营方式,逐步摆脱困境,最终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事迹。
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我明天一大早就走。你有什么事要我办吗?”小王总是那么热情。
C.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D.《孤独的收割人》选自《世界抒情诗选》。顾子欣译,略有改动。(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同类题3
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电动汽车能否真正解决汽车污染问题?环保型汽车的发展只有电动车一条出路吗?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仍是众说纷纭。
B.几颗弱小的莲子,就在这关注、期盼中慢慢长叶、开花,最后蔓延成片,被朋友喜称为“季荷”。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合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总投资约22.56亿元,历时四年建设的“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正式通车了,它北接汉口大智路,南通武昌友谊大道,全长约3.7公里。
同类题4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B.不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使我们生物资源流失,将会使生物产业失去源头与上游,建立的生物技术也会成为无米之炊(如基因克隆、转基因等)。
C.旧籍记载荔枝,说到有的品种皮粗厚,刺尖,唐代徐夤诗云:“龙绢壳绽红纹粟”,就已观察到这种构造。
D.沾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乙)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丙)《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臵身于鸡犬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川密布的地带,迷漫的水雾扑面而来。(丁)《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滔声,流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察证的河。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现
B.鸡犬相闻
C.流传
D.哺养
【小题2】文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