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度指数指一国某部门产品在达到最终需求之前还需要经历的生产阶段的数目。如果产品被直接用作最终需求,则该产品的上游度指数为1。一般而言,上游度指数越高,该产品离最终需求越远,越偏向为中间投入品,其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越高。下表示意1995—2011年我国部分制造业部门上游度指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部门名称
| 1995
| 1997
| 1999
| 2001
| 2003
| 2005
| 2007
| 2009
| 2011
|
食品、饮料和烟草
| 1.87
| 1.91
| 1.92
| 1.91
| 2.09
| 2.27
| 2.50
| 3.58
| 2.54
|
木材、木材产品和软木
| 2.92
| 3.06
| 3.07
| 3.09
| 3.17
| 3.33
| 3.65
| 3.62
| 3.60
|
化学品和化工产品
| 3.43
| 3.45
| 3.45
| 3.46
| 3.59
| 3.69
| 3.97
| 4.03
| 3.99
|
机械产品
| 2.62
| 2.48
| 2.58
| 2.62
| 2.60
| 2.30
| 2.53
| 2.66
| 2.58
|
【小题1】1995—2011年我国部分制造业部门上游度指数变化表明( )
A.食品、饮料和烟草部门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品增多 |
B.木材、木材产品和软木部门产品多为最终消费品 |
C.化学品和化工产品部门较多从事终端产品的组装 |
D.机械产品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
【小题2】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指数,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和出口更多组装品 |
B.增加部门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国内增加值 |
C.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积极扶持第三产业 |
D.减少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初级产品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