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水浒传》,潇潇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甲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的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乙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丙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甲)写作教学让学生读的范文应该有两种,一种是比较高的,一种是比较低的。高的一种是指语文课本中选的文章,是真正典范的文章。这种文章对学生写作上的借鉴意义,主要在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学到的。(乙)这种范文虽然不能作为学生写作直接模仿的对象,但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却不可低估。古人强调’‘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易经 》)”,是很有道理的。高的标准是真正的典范.虽然一时学不到,从长远看是必不可少的。(丙)肚子里装几十篇上百篇一流的范文,读得烂熟,渐渐地时其中的妙处了然于心,下笔时就自然得到一些要领了。俗语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周先慎《关于写作教学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