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C.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D.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0-11-26 08:4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件事是你去做好呢?还是我去做好呢?
B.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C.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D.这部作品到底应该怎么写?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反复思考的重要问题。
同类题2
抄写下面这段文字,注意字迹与卷面。(连标点140字)
年轻时最不容易有平常心。一句吹捧,高兴好多天。一点怠慢难受好多天。家境好,有点成绩自己昏头昏脑。不受重视,在公司端茶递水,打杂办小事,就闹起来受不了。古语说;“我贵而人奉之,实非奉我,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实非侮我,侮此布衣草履也。我胡为喜,我胡为怒。”看穿了,干自己的。
同类题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B.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C.我说服我的父母亲让他们帮助我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1英里=1.61千米)
D.苏轼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物理学家的理论也许过于艰深,但是其中的道理,和日常生活的体验是相通的。
同类题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B.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C.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D.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
同类题5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
开启
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乙)
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
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A.甲
B.乙
C.丙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