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4 年 5 月 2 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Ⅱ》中关于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的报道用了 10 分钟左右。节目是这样描述五常大米的:“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历138天的漫长生长期。”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
①光、热、水充足
②生长周期长,有机质丰富
③冬季的寒潮杀死害虫和虫卵,使用的农药少
④黑土肥沃,使用的化肥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2】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到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优良水稻品种引入和种植技术提高
C.全球气候变暖
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3 09:46: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禾木全称“禾木喀纳斯乡”,位于新疆北部布尔津县境内,靠近阿尔泰山原始森林,额尔齐斯
河缓缓流过布尔津小城。每到冬季,禾木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其美景少不了木屋,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巴粘合作为房屋墙壁,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禾木居民大多为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习惯吃肉吃面却不习惯吃菜。近年来,随着外地游客的不断涌入,禾木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下图示意禾木地理位置(甲)与冬季的木屋(乙)。

材料二:东北雪乡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称呼,它的学名叫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牡丹江西南部海林市长江镇,是大海林林业局下属的一个林场。距离牡丹江170公里,距离哈尔滨280公里,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冬季积雪厚度可达2米深,号称全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积雪期长达七个月。这里雪好、粘度高,冬季可见到自然形成的各种雪堆造型,包括有名的“雪蘑菇”。

(1)禾木也有“雪乡”之称,冬季平均积雪厚度为1.5米。试从地理位置、地形、大气状况、气候类型等方面比较分析禾木和东北“雪乡”(冬季积雪厚)形成的自然原因异同点。
(2)有人建议在禾木草原开荒种植蔬菜,请评价当地种植蔬菜的有利条件。
(3)“雪乡”旅游只有冬季项目,分析在中国“雪乡”地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