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发现,45.38%的农民工已在家乡投资住房,且建新不拆旧,普遍扩大了住房面积,住房质量也有了较大提升。新房或建在集体规划的新村小区,或建在公路沿线新辟宅基地,或建在耕地。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建房之后继续外出,甚至举家迁移,因为通过出租等方式增值获利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形成农村新建住房过剩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农民工回乡建房对家庭或社会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改善经济状况B.家庭气氛恶化C.居住成本提高D.促进乡村振兴
【小题2】应对农村新建住房过剩问题的适宜化解措施是
A.推动乡镇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工就近进城安居能力
B.规范建房审批程序,严禁继续外出农民工建房
C.加强城市户籍管理,增加进城农民工人户难度
D.鼓励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出租,发展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31 10:33: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

材料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虽然比2005年和2009年人口抽样调查的性别比略有下降,但仍还是高于正常范围。

材料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户口登记地在其他县(市、区)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31281654人,占常住人口的30%,其中属于省外的为21498798人,省内的为978285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其中省外人口增加6433920人,增长42.71%。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是
(选答四点)
(2)从材料中可看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已是 模式,形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模式给我国带来什么影响?针对此现象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8分)
(3)根据资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0年间广东省的常住人口从第三位跃居第一位,而河南省却从第一位退至第三位?

同类题2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图乙为1990年~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示意图。


材料二: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有学者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535.95

1705.68

1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460.99

1543.03

1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788.5~1870

1841.5~1935

1894.5~2000

 

(1)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构成中0~14岁少年儿童约为____%。
(2)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0.12%,这标志着上海已出现____现象。针对该现象的应对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____,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____不利:____。
(4)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_______,近郊和远郊人口______,出现________现象。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具体表现为______。
(5)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水资源方面:____、____。经济发展方面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