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休耕或轮作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我国北方及美国的某些地区已实行了该耕作法。下表为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
材料二:东北平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冬季主要用来种植反季节蔬菜。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农业种植面积达20万亩,农业资源丰富。奇台县旱作农业系统是天山北麓“靠天收”农业生产的典型,以旱作种植为主,涉及林业、畜牧和副业等农业类型。近年来,奇台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大麦、小麦之乡。下图为奇台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暗管排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实现“旱可灌、涝能排、土壤盐分可调、地下水位可控”的目标。暗管排碱工程的实施首先要对盐碱地进行土壤钻孔调查和地表勘察,以掌握土层构造、渗透性、地下水位等,然后设计暗管埋设的方向、间距、管径选择和埋深,暗管埋藏于1.5-2m的位置,寿命可达50年之久。表土下渗减弱会影响排碱。下图为暗管排碱原理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