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变换语序,往往会使语义翻新。请你调整所给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或改换词语):(2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的诗歌《回答》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1)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答:
(2)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2-10-26 02:00: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使用比喻修辞手法。(4分)
示例: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理性和良知。
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
①
②
同类题2
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要求结构相似。
从古至今,分别都是使人痛苦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仿照下面句子写一句话。(2分)
例句:杜甫不身临岳阳楼,就不会留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悲壮情怀。
同类题4
美丑对照原则是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地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以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请你从阅读过的中外名著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巴黎圣母院》,既塑造了外形丑陋无比但心地纯洁善良的钟楼人卡西莫多,与他对照也塑造了面孔阴森,灵魂邪恶透顶的副主教弗罗洛;
《》
,既塑造了
;与其对照也塑造了
。
同类题5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
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继承的古代“史传合一”的理念与西方传记文学“史传分离”的相异性导致了传记文学作品内涵及可读性的差异。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选用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