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在意大利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中,我国某省桑基鱼塘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该省桑基鱼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略图(图甲)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图乙)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内地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创造了独特的基塘生产模式(见下图),挖地成塘,筑土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甘蔗(蔗基鱼塘)、栽桑树(桑基鱼塘)、种果树(果基鱼塘)或养花(花基鱼塘)。基唐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现正在申请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