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7年11月23日,在意大利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中,我国某省桑基鱼塘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该省桑基鱼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农业模式的突出优点是( )
A.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效益
B.生物互生互养,低耗“零”污染
C.改善局部气候,美化自然环境
D.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小题2】受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桑基鱼塘这种已经存在2 500多年的古老生产模式,正日渐成为一种濒危的文化遗产。为了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的蚕桑产业,国家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东部水陆交通便利,经济繁荣
B.东部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市场萎缩
C.西部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好
D.西部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4 09:0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造成下图示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的变化
B.交通状况的改善
C.人口政策的调整
D.自然环境的演变
同类题2
读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基塘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突出表现在
A.科技水平高,生产规模大
B.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C.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广阔
D.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小题2】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基塘面积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市场不断萎缩
B.环境污染加重
C.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
D.政府政策调整
同类题3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图。
材料二:茶树喜温暖、潮湿、荫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图示区域省区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地
(1)影响甲、乙两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其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乙地基塘农业和耕地面积均大幅减少,现存耕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简述图示省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同类题4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农业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季风水田农业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产忙季和闲季错开
B.该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
C.水热条件决定着该地农产品类型和规模
D.该地位于我国华北平原
同类题5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ー,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还曾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是我国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气候高温少雨
B.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密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小题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早期城市化、专业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化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避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B.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竟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C.各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D.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各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