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拥有1630万人口的M国成为西非棉花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其本国仅能加工棉花产量的2%,民众生活所需大部分布料依赖进口。有关部门强烈呼吁M国政府推动棉花加工,从而寻求棉花产业的增值。下图1是世界某区域简图。


材料二:1923年底,连接B、D两城的西非铁路全程贯通,从此M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始有少量出口。但由于区域内政局动荡,铁路经营惨淡。2014年底,中国与当地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复建改造该铁路,并在2016年动工,计划4年内完成。

材料三: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图2是A、C两地6月份风频玫瑰图。


材料四:M国境内的N湿地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季节性湿地,这片巨大的绿洲是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定期洪水不仅支撑了生态系统的健康,也保证了丰水期大型轮船的通航。

(1)从盛行风角度,分析6月份A或C地气象灾害的成因。(选择A地或C地的其中一个作答)
(2)简析M国首都B城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
(3)从水位季节变化角度,简析图示位置修建水坝将对其下游产生的有利影响。
(4)简述改造西非铁路将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2-25 07:49: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下面小
题。

【小题1】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小题2】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小题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A.环境与技术B.交通和市场
C.资源丰富D.土地成本低和劳动力廉价
【小题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困境表现在(   )
①产业基础差②科技实力薄弱③人才队伍差④南岭的阻隔,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小题5】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B.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C.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D.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