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是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建,它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河水缓缓流入洛河。郑国渠对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到:“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地关于郑国渠的歌谣云:“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自公元前246年到公元1930年,郑国渠渠首(从泾河取水的地方)曾六次变更。下图示意郑国渠位置及历代渠首位置。
材料一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马匹与茶叶互换),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下图为云南省等高线地形和茶马古道滇藏线图。
材料二 云南机场集团是全国第四大机场集团,2017年9月,云南省和国家民航局联合下发《昆明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将昆明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和国家综合机场网络建设的重点任务,昆明机场的枢纽定位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海水稻适宜在盐碱地引淡水种植。应甲国(见下图)邀请,2018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该国沙漠试验种植的海水稻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