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据估算,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比工业化前升高2~4.6 ℃。据此,回答下题。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 )
A.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B.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将推迟
C.全球生物物种增多
D.全球陆地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24 08:32: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所示的地理现象,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A.洪涝灾害
B.全球变暖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小题2】引起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有
①气候的周期性波动 ②人口过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太多
③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 ④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3】该环境问题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全球淡水资源总量会增加
B.全球森林面积会不断减小
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同类题2
2017年4月22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B.第四纪属于间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小
C.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
D.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
【小题2】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热量资源发生变化,但是水资源条件不变
B.热量条件改善,全球生物多样性增加
C.全球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
D.极端天气减少,从而减少疫病的流行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中部某省区1961年以来冬季日数统计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省区大部分年份冬季“缩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冬季风势力减弱
C.距海近
D.纬度较低
【小题2】2016年该省区夏季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0.6天,利于( )
A.冬小麦的成熟与收获
B.冬小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避免病虫害灾害
D.秋作物的播种
同类题4
下图为中国、美国和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温室气体排放( )
A.美国始终最大
B.美国人均高于中国
C.欧盟持续增加
D.中国处于较高水平
【小题2】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导致全球变暖,可能会( )
A.提高粮食生产稳定性
B.导致生物物种大量增加
C.缩短高纬河流封冻期
D.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
【小题3】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④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同类题5
某地理研究小组预计2030年我国的农作物熟制会发生如下表变化。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农作物熟制
北界
一年一熟
向北推移200—300km
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向北推移500km左右
【小题1】该地理研究小组的理论依据是
A.臭氧层空洞变大
B.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南方自然灾害增多
D.全球降水量增大
【小题2】按照该小组的研究,下列现象2030年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1月0℃等温线南移
B.内蒙古高原适宜生长季延长
C.长江三角洲变大
D.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减轻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