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共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
;b
;c
;d
。
(2)简要说明我国CO
2
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
2
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2-02-23 07:37: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及我国四大近海表层水温年内变化分布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的纬度分布规律。
(2)在我国近海表层水温年内变化分布图中,表示南海的曲线是
(填序号),表示渤海的曲线是
(填序号),两海区表层水温年内变化的不同特点是
,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3)据中科院最新研究发现,2017年是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热的一年。海洋水温升高,会对沿海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同类题2
磁化率是反映温湿气候与干冷气候变化的良好指标。气候温湿利于磁性物质形成与聚集。右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典型地区磁化率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距今6-7万年时间段,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增多
B.我国甘蔗种植区北界北移
C.我国正处于间冰期
D.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强
【小题2】距今13万年以来,黄土高原磁化率变化反映出
A.全球气候变暖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形成过程
C.东亚冬夏季风环境效应交替变迁
D.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日益严重
同类题3
2009年7月,天山冰川站科考人员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四工河4号冰川开展了高精度冰川测量工作,下图为该次科考研究成果之一。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本次高精度冰川测量的数据采集工作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GPS
B.RS
C.GIS
D.GIS和RS
【小题2】引起4号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海拔升高
B.坡度变缓
C.气温升高
D.降水量增加
同类题4
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人口约2 000人,气候寒湿,为纯牧业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岛居民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 )
A.淡水枯竭
B.酸雨危害
C.臭氧层破坏
D.气候变暖
【小题2】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岛屿封闭
B.地形单调
C.降水过多
D.人类破坏
同类题5
名为“Arctic Harvester(北极收割机)”的概念设计获得了2013年Jacques Rougerie基金会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之“海洋建筑与创新”类别第一名。“北极收割机”温室是一个漂浮的半圆建筑,本质是可循环利用的无土栽培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利用营养丰富的冰山淡水资源进行大规模水培农业生产,为当地居民供给新鲜水果和蔬菜,帮助原本贫瘠的冰川国家改善生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极收割机示意图
【小题1】“北极收割机”温室
A.可以跟随冰山移动
B.全年依靠太阳能提供能源
C.能够在全球范围推广
D.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小题2】制约“北极收割机”温室迅速推广的关键因素是
A.劳动力数量
B.经济效益
C.科技水平
D.市场需求
【小题3】“北极收割机”温室,其设计出发点主要面向应对
A.大气污染
B.淡水资源短缺
C.粮食安全
D.全球气候变暖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