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大量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下图为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百帕)。
试从气压形势、风向和地形三方面分析A地受风暴潮影响最为严重的原因并提出预防风暴潮的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5-30 08:47: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自然灾害与防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洪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图示杭州湾附近的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2
下表为“1990~2010年四国洪涝灾害状况”。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
A.四国季风气候区广布
B.四国人口都超过一亿
C.中国每年发生143次洪涝灾害
D.澳大利亚受洪涝影响最小
【小题2】印度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小于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减灾防灾能力较高
B.人口密度较小
C.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D.植被覆盖率低
同类题3
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 )
A.桥梁、厂矿
B.沉损船只
C.粮食作物
D.滑坡和泥石流
同类题4
读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回答: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 )
A.寒潮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C.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D.季风环流改变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中国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