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会上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京都议定书》承诺,体现了各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
【小题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
2
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发展循环经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8-01 08:12: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7年11月6日至18日在德国波恩举行,其中太平洋岛屿***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受全球变暖影响,下列对斐济威胁最大的是
A.海平面上升
B.早涝频率增加
C.水污染加剧
D.厄尔尼诺出现
【小题2】为应对全球变暖,世界各国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②禁止开发化石资源③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④沿海地区全部修
建防波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读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目前相比,公元1600-1700年我国处于
A.冰期
B.间冰期
C.温暖期
D.寒冷期
【小题2】下列关于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确的是
A.亚热带地区降水量普遍增加
B.南极大陆雪盖和冰川面积增加
C.南半球水稻分布南界南移
D.1月份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取暖用电量减少
同类题3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都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使用化石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沙尘暴肆虐全球
【小题2】“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可能的是
①海平面上升
②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
④生长期延长,高纬度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
⑤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同类题4
下表示意我国西南某省级行政区1960—2000年各气候带面积(单位:10
3
平方千米),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该省级行政区气候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
(2)描述该省级行政区1960—2000年热带的面积变化特点,分析推测该省级行政区1970—2000年热带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
(3)该省级行政区的气候演变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否一致?这种气候演变可能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的哪些变化?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7年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已发生三次喷发。
材料二:2017年11月4日台风“维达”登陆越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材料三:图1为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图2为曼谷气候统计图。
(1)此次台风登陆时,乙地的风向是
;受该台风影响,甲地区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此外还会带来沿海地区的风暴潮,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性的特征。
(2)苏门答腊岛火山频发的原因,是地处板块的
边界,地壳运动频繁,山区岩体破碎,常由降水诱发
(填地质灾害)。
(3)新加坡终年受
(气压带或风带)影响,但赤道地区缺乏
,难以形成气旋。
(4)从天气状况角度分析曼谷7月均温低于4月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