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较常年偏高1.7℃,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由此可见,2008~2009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了暖冬。世界经济论坛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将气候变化列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B.降水量减少,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更新
【小题2】右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气候变化长短不一
D.冷暖干湿交替
【小题3】遏止气候变暖,必须( )
A.缩减经济发展规模
B.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和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
C.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D.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7-21 09:36: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 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该地区地形基本形态明显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仅就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因素而言,图中居民点分布有哪些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处为当地商业中心。就影响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看,该地成为当地商业中心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三角洲平原位于( )
A.d
B.c
C.b
D.a
【小题2】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
A.线路①路途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
B.线路①距离短,工程量小,成本低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距离长,工程量大,成本高
同类题3
我国传统村落指民国以前建村,较好地保留了历史沿革,村落内建筑环境、建筑风貌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风民俗,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下图示意河南传统村落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河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气候
D.文化
【小题2】河南省中西部传统村落保留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出少
B.中原文化历史悠久
C.交通不方便
D.现代化农业水平高
同类题4
阅读分析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福建省略图”
材料二福建省各种海拔高度范围所占面积的比重表
海拔
200米以下
200米~500米
500米以上
比重(%)
12%
52%
36%
(1)福建省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形类型以
__________
和
_
为主,营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以_______
作用为主。(3分)
(2)福建省铁路运输路线主要分布在
(地貌类型)上,选择这种地貌类型建设铁路线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据图,说明福建省主要城市聚落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是:
______
。(2分)
试从河流地貌对城市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方面加以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2分)
同类题5
读我国主要气象气候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成因是。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________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
(4)长江中下游地区在________月也会发生干旱,其成因是。
(5)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有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6)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多项选择)
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