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地球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收支始终保持着某种动态的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左图反映我国5000年来气温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A.持续下降
B.持续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冷暖相互交替
【小题2】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上右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 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为0.2℃)。近10年来气温距平增高幅度最大的区域位于
A.西北区
B.东北区
C.东南区
D.西南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0-26 07:42: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图示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增加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C.大气中的氟氯烃含量增加
D.工业排放烟雾增加
【小题2】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是( )
A.海平面下降
B.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
C.地下水位下降
D.外力作用增强,气候灾害增多
同类题2
读“黄河某河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丙河段,水电站密集,主要的原因是
A.周边市场需求量大
B.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河流径流比较丰富
D.高山峡谷,水电站建设技术难度小
【小题2】图中河段,由乙到甲,叙述正确的是
A.不断有河流的注人,径流增加
B.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上升
C.沿途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径流在减少
D.沿途大气降水补给多,径流增加
同类题3
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新疆
B.湖北
C.山东
D.广东
【小题2】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大力开采地下水
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跨流域调水
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
【小题3】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区别是( )
A.人口合理容量不考虑人们的生活水平
B.环境承载力考虑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人口合理容量是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的人口数
D.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同类题4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作出安排。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均增加
B.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的增加
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小题2】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同类题5
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e代表的资源类型及Ⅱ阶段是( )
A.气候资源 农业社会阶段
B.矿产资源 工业化阶段
C.土地资源 后工业化阶段
D.水资源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小题2】在Ⅲ阶段,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迅速上升的是( )
A.矿产资源
B.化石能源
C.后天性资源
D.生物资源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