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山区的道路大多呈“之”字型是因为( )
A.避开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带
B.为了与山区景观相协调
C.减缓坡度
D.符合赛车运动的要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15 09:43: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若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 )
①高山雪线上升 ②高纬冻土融化
③水稻分布北界南移 ④全球普遍干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2
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 )
A.适度开发
B.利益兼顾
C.生态保护
D.公众参与
同类题3
读“世界几种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长比例图”,其中甲能源为可再生能源,乙能源为非可再生能源。完成17-18题。
【小题1】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图中甲、乙两种能源分别代表
A.水能、沼气
B.地热、潮汐
C.风能、煤炭
D.地热、煤炭
【小题2】在我国,乙能源的丰富区主要分布在
A.江南丘陵
B.黄土高原
C.横断山区
D.长江三峡
同类题4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同类题5
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大量增加的可能且有效的措施是
A.立即停止使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B.控制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
C.植树造林种草绿化
D.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