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国会议于2016年11月7-18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大会就全球气候变暖的援助基金等问题进行了谈判。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A.我国种植水稻的界线向南移动
B.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
C.海南岛的面积将会变大
D.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小题2】防治上述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D.开发新能源,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6-01 12:04: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pH代表溶液的酸碱度,pH大于7时溶液呈碱性,pH小于7时溶液呈酸性。海水pH会受到干洁大气成分变化的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的数量受海水垂直运动的影响。下图为1990-2010年西太平洋某海域pH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1990-2010年pH变化说明海水
A.富营养化
B.盐度增加
C.酸度增加
D.跳跃式变化
【小题2】pH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海洋吸收火山灰增加
B.海洋吸收沙尘增加
C.海洋吸收O
3
过多
D.海洋吸收过多CO
2
【小题3】全球变暖,导致海水表层的温度升高,上下层海水的交流减弱,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寒流消失
B.季风消失
C.浮游生物减少
D.海啸增强
同类题2
下图为热带雨林被破坏前后对环境的影响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不足 ②降水多,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多
③枯枝落叶分解缓慢,释放养分不足 ④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雨林大面积被毁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B.厄尔尼诺现象频发
C.流经雨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大
D.太阳活动频繁
同类题3
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有
A.青藏高原抬升
B.海平面下降
C.南极永久冰川面积缩小
D.旱涝灾害频率增加
同类题4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下题。
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出现日期推迟的是
A.苔原植物的花期
B.北极鸭的北迁日期
C.人海河流的汛期
D.沿海港口的封冻期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环境问题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增加
B.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小题2】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