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以下资料。(8分)
①
我国天然林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10%
,全国木材产量的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②
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
。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的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200万公顷减少到1998年底的590万公顷,③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
。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盒营造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
④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挖掘潜力,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好的效益。
分析资料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3-14 08:04: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能源是2014年APEC《北京宣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下图为中国部分地区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有效风功率密度可表示风能资源的大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
A. 甲地受地形影响,为风能低值区
B. 乙地受极地东风影响,为风能高值区
C. 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D. 风能最佳利用季节是夏季和秋季
【小题2】与火力发电相比,风能发电具有的特点是( )
A. 技术要求低,便于推广 B. 连续性强,发电量稳定
C. 能量分散,设备占地广 D. 清洁环保,建设成本低
同类题2
《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之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上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的特点是( )
A.极易被破坏
B.利用潜力大
C.数量是有限的
D.再生能力差
【小题2】“生态脚印”说明( )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小题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
A.发展速度快
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C.资源消费量大
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同类题3
近年来,美国实现了“页岩气革命”,通过开采页岩气让美国实现了能源的基本自给,读页岩气开采示意图。回答下列试题。
【小题1】页岩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侵人岩
【小题2】我国如果想复制“页岩气革命”,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A.资金
B.技术
C.劳动力
D.市场
同类题4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可利用的资源种类逐渐减少。
同类题5
下列土壤类型中,发育程度较好的是
A.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B.青藏高原寒漠土
C.江南丘陵红壤
D.塔里木盆地沙土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