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某城市一些新建道路的两旁使用了“风光”路灯——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型路灯。右图为某游客近距离拍摄的该路灯照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例有关太阳能和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是常规能源,风能属于新能源
B.太阳能能量巨大,且分布集中
C.我国的风能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和滨海地区
D.太阳能和风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小题2】该游客拍摄照片时,当时吹的风向可能的是
①南风 ②北风 ③东风 ④西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26 10:16: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相比于日趋成熟的陆上风电,风能资源蕴藏量更丰富、开发前景更广阔的海上风电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风电场建设也出现了从陆地向近海发展的趋势。

界面新闻从法国电力集团(下称法国电力)获悉,日前,其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下称国家能源)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参与投资位于江苏省沿海的东台四期和五期海上风电项目。将成为法国电力在中国的首批海上风电项目,也将是外资首次投资和运营中国海上风电项目。目前,东台四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东台五期项目将于2019年开建,此两大项目的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正式合同签订后,法国电力将和国家能源共同建设和运营,项目将于2021年前逐批投入运行。根据测算,该项目每年上网电量为5.28亿千瓦时,按火力发电标煤耗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70吨。

资料显示,东台四期项目离岸直线距离约42千米,将安装75台风力发电机组,是国内目前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场项目。东台项目的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36千米,是我国目前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场,是真正意义的海上风电。 海底电缆工程,是世界公认的复杂工程,东台项目又是我国海上风电场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首先它是国内最长的海缆,其次它是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海缆。最大的难题是,施工作业船最近只能靠到距离岸边7千米,这对海缆敷设施工工艺提出了新挑战。为此,在登滩敷设时,施工团队创新发明了“登滩排架”装置。用竹排搭建了7公里的排架,每隔2米安装一个电缆导向轮。3500个导向轮和竹排‘手拉手’托起了7公里长的海缆,以确保海缆铺设符合要求。”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指出东台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面临的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施工团队采用“登滩排架”装置方案的原因。
(3)分析开发海上风电项目对提高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法两国各自的优势。

同类题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1)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
 
石油自给率(%)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石油当量)
人口数(亿)
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重(%)
日本
0.2
5.8
1.28
34
中国(大陆)
50
20.3
13.3
1.12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2)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指出核电站适宜布局的地区。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4)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促使日本更加关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成为日本经济的增长点。

(5)读“东京上野公园景区图”,评价其景区规划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