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青藏高原某湖泊流域气温及降水量相对于1981-2010年平均值的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流域气候特征的变化趋势是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小题2】图示期间该地农业生产的变化是
A.冬播作物不断增加
B.作物种类变化明显
C.冻害天气有所减少
D.不再需要温室大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9-27 07:29: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图”,回答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①_______。②______。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____。②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____。③亚寒带某些地区___。
(3)目前,西非严重缺粮的原因是_______。“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同类题2
下图分别是秦岭南坡与北坡地区1981—2007年间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和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81—2007年间,秦岭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A.气温降低,降水增加
B.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C.气温升高,降水增加
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小题2】下列有关秦岭南北坡地区1981—2007年间的气候及其要素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坡较北坡增温幅度大
B.南坡较北坡降水减少多
C.北坡地区气候趋于干冷
D.南坡地区气候趋于暖湿
【小题3】1981—2007年间秦岭地区的气候变化会使得
A.1月零度等温线南移
B.秦岭地区冰川面积缩小
C.黄土高原的作物增产
D.附近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同类题3
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A.190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5年
D.1975-2010年
【小题3】【小题4】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平面上升
B.台湾海峡变宽
C.陆地面积扩大
D.极端天气增加
同类题4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热带东太平洋地区( )
A.表层水温偏高
B.上升气流活跃
C.东南信风增强
D.秘鲁渔场减产
同类题5
2015年12月12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闭幕。本次会议在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和如何进行能力建设方面基本达成共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化,全球水量增加
C.酸雨增多,生物多样性锐减
D.冻土融化,地表温度降低
【小题2】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有
①调整工业布局 ②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③加强国际合作④推迟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