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
A.使不可再生资源变为可再生资源
B.使水能资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
C.使能源消费的结构趋向单一
D.使能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0-17 10:29: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华北盐碱(盐渍)地分布和地下水位统计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五、图六的判读,正确的是
A.海拔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B.盐碱化越严重,浅层地下水埋藏越深
C.沿MN一线地区出现地下水漏斗区
D.滨海地带,因过度灌溉造成最严重的土地盐碱化
【小题2】图六中,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基本呈负相关,主要原因是
A.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地区,需大量抽取深层地下水
B.因地质原因,导致两者埋藏深度的差异
C.地下水总量是稳定的,浅层地下水多、深层地下水就少
D.降水多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埋藏浅、深层地下水埋藏深
同类题2
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
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字母与其代表的大洲(或地区)连线正确的是
A.a—欧洲
B.b—非洲
C.c—大洋洲
D.d—北美洲
【小题2】根据表中内容判断,影响垦殖指数主要的因素有
①地形
②机械化
③农垦历史
④社会制度
⑤气候类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⑤
D.②③⑤
同类题3
下列省区中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是
A.山西
B.内蒙古
C.广东
D.江苏
同类题4
下图所示为全球分布于地表的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分布。据图完成各小题。
【小题1】下列区域可能大面积分布该自然资源的是
①巴西高原 ②青藏高原 ③南极大陆
④刚果盆地 ⑤四川盆地 ⑥东西伯利亚山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②⑤
【小题2】近几十年,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因为
A.大气臭氧层变薄
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C.人们的需求量加大
D.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 )
A.以水能为主
B.已进入石油时代
C.新能源比重大
D.以化石能源为主
【小题2】关于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B.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C.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D.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