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______。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日俱增的原因:一是大量燃烧________燃料,二是_________。
(3)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缓解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10 11:0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9年5月7日,第11届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在芬兰罗瓦涅米结束。由于美国的反对,本届会议未能取得预期结果。读北极冰川范围预测图及自然界碳、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北极冰川范围变化的趋势。
。
(2)图中,①箭头是
;②箭头是指
。
(3)据图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
(4)结合碳循环示意图及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人类活动是如何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
同类题2
读地球6亿年以来大气CO
2
浓度(工业革命前大气CO
2
浓度为1)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质时期,地球上CO
2
的主要最有可能是(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遗体的分解
D.矿物燃料的燃烧
【小题2】导致60%以上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的生物事件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与动力。若各国政府的能源政策从2009年起开始不变,则未来世界对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经加工原始状态下的能源)的需求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图说出目前世界的能源构成及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试分析世界能源在开发和利用上的整体趋势。
(3)简述世界未来大力发展太阳能的意义。
同类题4
“蓝天下,高高的风机叶片迎风转动;风叶下,一望无际的太阳能光伏电板熠熠生辉;光伏电板下,一湖清水波光粼粼。登高远眺,风电、太阳能、水面养技三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下图为“风光渔互补”生产模式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发展“风光渔互补”模式的是
A.青藏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东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小题2】“风光渔互补”式电站将
A.改善能源结构,抑制全球变暖
B.提高大气温度,加速空气流动
C.增强光合作用,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降低水面温度,减少渔业收益
同类题5
(题文)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释放废热、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性质
B.经济发展太快破坏和改变下垫面性质
C.释放废热是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
D.人只要能顺应规律办事,就能改变气候的特点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