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北方某省1971~2011年气温距平累积(即距平均值的累加)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近四十年来
A.气温波动上升
B.2011年气温约等于平均值
C.前期偏冷,后期偏暖
D.气候寒冷
【小题2】如果全球气温与我国北方某省2001年以后的变化趋势一致,则
A.我国水稻种植北界南移
B.植物向更高海拔扩展
C.水热资源改善,更有利于人类的开发利用
D.有利于全球各地的生态保护
【小题3】冰川面积的变化会影响到地表反射率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一般来说
A.雪线上升,即积雪量减少,冰川表面反射率减少,冰川消融加速
B.雪线上升,即积雪量增多,冰川表面反射率增加,冰川消融减缓
C.雪线下降,即积雪量减少,冰川表面反射率减少,冰川消融减缓
D.雪线下降,即积雪量增多,冰川表面反射率增加,冰川消融加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08 02:23: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左图为西北大西洋冬季浮冰(漂浮的冰块)南界分布图,右图示意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左图中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
A.暖流①温度低
B.寒流①势力强
C.寒流②温度低
D.暖流③温度高
【小题2】上右图中圆形孔洞的出现反映出冰川上的深色尘埃会( )
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冰川融化
B.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冰川融化
C.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缓冰川融化
D.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加速冰川融化
【小题3】获取格陵兰岛冰川上圆形孔洞图像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BDS(北斗导航系统)
同类题2
下图示意1880~2015年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二十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影响可能会导致
A.自然岛屿的岸线变长
B.全球农业不断减产
C.疫病的传播变得不易
D.自然灾害频率增加
【小题2】有关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恐龙生活的时期温暖干燥
B.寒冷期比温暖期更长
C.间冰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
D.一直处于波动上升中
同类题3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作出安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各纬度降水量均增加
B.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C.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小题2】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海洋过度捕捞
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世界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冻冰加快融化,这不仅令北极丰富的资源有了被开采的机会,也给俄罗斯等北冰洋沿岸国家提供了新的北极航道。石油公司可能将会是最大受益者。
材料二 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注:图瓦卢,位于南太平洋,南接斐济,由9个环形的珊瑚岛群组成,海拔最高4.5米。
(1)为什么爱斯基摩人“手舞足蹈”,图瓦卢人却“日夜难眠”?
(2)有媒体报道,全球气候变暖后,会使俄罗斯粮食产量增加,请解释原因。
(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公众积极参与。作为一名中学生,在这方面你能做些什么?(有两方面的示例即可)
同类题5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 )
A.植被破坏
B.气候变化
C.人口数量增多
D.围湖造田
【小题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综合性特征
B.整体性特征
C.区域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小题3】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下列关于其影响正确的是 ( )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减少
C.土壤肥力全部下降
D.大多数物种将会灭绝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