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气温上升。有专家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增加2℃~5℃,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能( )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D.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小题2】如果全球气温持续这样的变化趋势,我国将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天山的雪线将下降
B.鄱阳湖水面将上升
C.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界线将北移
D.一月0℃等温线将南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27 06:0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规律为基准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自秦汉至今指导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二十四节气中直接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几个气节
A.8个
B.5个
C.7个
D.4个
【小题2】40年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农业谚语的变化反映了
A.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当地降水增加
C.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D.当地气候变暖
同类题2
下图表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图中字母所示环节中,表示全球气候变暖最关键的环节是( )
A.A
B.B
C.C
D.D
【小题2】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
B.加快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开展退耕还湖工程,提高湿地调节功能
D.发展洁净煤技术,减轻大气环境污染
【小题3】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空洞
C.环境污染
D.酸雨危害严重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气温变化模拟值,黑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观测值。
(1)据图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3)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有直接关系。你认为可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类题4
近年来,每隔几年的圣诞节前后,秘鲁附近海域异常增温,温暖的海水“杀死”了大量鱼群,并引起相关环境变化,人们称此现象为“厄尔尼诺”现象。据此回答下题。
材料中鱼群被大量“杀死”的原因是( )
A.来自赤道方向的暖水有毒
B.来自赤道方向的暖水使该海域大量浮游生物死亡
C.来自赤道方向的暖水致使该海域浮游生物过度繁殖
D.热带肉食性鱼类随来自赤道方向的暖水南下
同类题5
冰湖是冰川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湖泊。天山西部的别珍套山(如下图所示)发育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冰湖,主要有4种类型:冰斗湖、冰碛湖、侵蚀湖和槽谷湖。位于冰川末端的冰碛湖数量和面积分别占总量的83.3%和87.7%。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别珍套山地区冰川的水汽主要于
A.太平洋、大西洋
B.印度洋、北冰洋
C.大西洋、北冰洋
D.太平洋、印度洋
【小题2】据统计,别珍套山地区绝大多数冰湖分布于海拔3100—3500米的山区,与其分布密切相关的是
A.雪线高度
B.林线高度
C.最大降水高度
D.1月0℃等温线高度
【小题3】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来冰碛湖的数量和面积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
A.冰川退缩导致的冰川侵蚀
B.冰川扩展导致的冰川侵蚀
C.冰川退缩导致的冰川堆积
D.冰川扩展导致的冰川堆积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