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子和所给的例句句式相同一项是(3分)( )
例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A.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自典书所记,未之有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5-16 10:3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句子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的是( )(1分)
A.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B.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C.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同类题2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南录后序》虽以叙事为主,但饱含着强烈的抒情性,基调悲壮。“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文章的气势推到悲痛的极点。
B.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烛之武的措辞激烈严厉,直指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C.司马迁写渑池之会中秦王的贪欲、欺诈、色厉内荏、窘态毕露,反衬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负荆请罪”的故事一方面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反衬出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另一方面也表现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D.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表现了屈原崇仰真理、矢志报国的高尚品格,同时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同楚国黑暗政治之间的矛盾。
同类题3
下列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均之二策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B.宁许以负秦曲因以讽谏
C.见犯乃死衡乃诡对而出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厚赂单于
同类题4
从文言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B.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同类题5
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2)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句子的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