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甲)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始终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渡过,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乙)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丙)***曾这样评价过曾国藩:“我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见《***早期文稿》第85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
在曾国藩看来,为官者应该谨言慎行,不能因为权柄在手就得意忘形,而是更要懂得放低身段听闻他人的意见;而官员如果说话太多,则容易暴露自己的不成熟想法,甚至给自己带来麻烦乃至杀身之祸。
(甲)时间有情亦无情。说它有情:它总是平等地给予每个人;说它无情:它总是一掠而过,一去不回头。
随着年纪增长,人们愈发认识到时间的珍贵,愈发后悔曾经虚度光阴。时间本身总是少言寡语,尽管你是善待它,或冷落它,甚至戏弄它,它既不愤怒,也无责怪,从来不吭一声。
(乙)徐特立说:“鲁迅认为妨碍别人工作时间是‘谋财害命’,我也以为浪费自己的时间就是自杀,尤其是浪费休息的时间,直接威胁着生命。”现今人类对浪费时间的现象早就习以为常,不仅有的人优哉游哉,把自己的时间看成一文不值的流水,更有大量的社会活动与拖拉式的服务,平白无故地掠夺人们的宝贵时光,让你无可奈何。如应付差事的大小会议,画蛇添足的检查评比,走马观花的学习取经,形式主义的各类教育,等等,(丙)还有就医、乘车、取款、购票等没完没了的排队,以及各类遥遥无期的审批,各类欲罢不能的迎来送往……这些大多属于耗时无用的活动,十有八九可归结在鲁迅先生说的“谋财害命”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