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962~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3-20 09:58: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呈正相关
B.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D.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
【小题2】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主要原则
A.共同性
B.持续性
C.公平性
D.阶段性
【小题3】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
②减缓工业化进程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2
下图是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下题。
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同类题3
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1965~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正确 的是
A.随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B.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
D.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后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
【小题2】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有
①经济结构 ②科技水平 ③能源结构 ④生产规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小题3】据图判断,我国目前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
A.降低GDP增长速度
B.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
C.提高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
D.发展节水农业、石油农业和精确农业
同类题4
读日本2011年3月11日地震位置图
(1)说明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并分析日本此次地震危害大的原因。
(2)分析日本核电站较多的原因;此次地震引发核电站事故,其事故引发了核污水的排放,试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该环境问题对我国东部海域产生的影响。
同类题5
多年来,甘肃省的传统资源型城市正努力转型新能源开发。无限“风光”尽现大漠、戈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风电开发理想的主战场城市最可能是
A.武威
B.天水
C.玉门
D.兰州
【小题2】当前该区域风电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利用技术不成熟
B.产业转型起步晚
C.生态保护限制严
D.距离消费市场远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